工业4.0下珠三角工人转型:机器人来了怎么办? - 行业动态 - 发那科焊接机器人FANUC,帅科自动化,焊接变位机,上下料机器人,码垛机器人,桁架机械手

欢迎访问帅科自动化网站!帅科自动化科技--专注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行业!焊接机器人;焊接工作站;焊接变位机等

行业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动态

新闻资讯

工业4.0下珠三角工人转型:机器人来了怎么办?
2017-01-19 08:59:27   来源:    点击:

在整个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,广东,尤其是位于珠三角的大批制造企业,已经率先开始运用先进的技术,在这场“大革命”中占得先机。
其中的一个标志,是自2015年以来珠三角地区轰轰烈烈的“机器换人”。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,大批广东企业主们开始购买自动化设备、工业机器人,一方面寄望于降低成本,另一方面希望提高生产效率。
但另一个问题随之浮出水面:“机器换人”了,工人怎么办?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深入一线,采访了广东的企业和工人。在珠海伟创力珠海产业园,拥有超过5万名工人的伟创力制造(珠海)有限公司,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,正在积极上马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,以谋求摘掉“代工厂”的“帽子”。而工人们通过转岗、再培育的方式“升级”,迎接“工业4.0”时代。
“在工业4.0的浪潮来临时,工人不应该、也不可能被机器人替代掉。”广东省社科院研究院研究员丁力说。
工业4.0下珠三角工人转型:机器人来了怎么办?
“总有需要人做的工作”
春节临近,在城市打工的工人们面临一个问题:回家过完年,还会回到原来的工厂上班吗?
这也是工厂老板们关心的问题。在珠三角地区,许多工厂每年过完春节都要流失约一成的工人,有的工厂甚至更多。而在经济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,许多年轻的80后、90后喜欢通过“挪窝”的方式,获取更高的收入。
但在伟创力珠海产业园,记者遇到两名坚持“留守”原工厂的80后打工者——来自湖北的王建和来自湖南的王娟。他们所在的工厂伟创力的境况,比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工厂好得多。十多年来,还有90%以上的老员工留在工厂内。
不过,他们也面临了新的情况——机器换人。
从2006年“南下”进厂起,王建从流水线上的普通操作工、叉车司机干到领班、高级领班乃至车间主管,算是见识了伟创力的“风雨变幻”。这两年,他需要面对一群工友们称为“生产革命”的大块头——工业机器人。
在制造业密布的珠三角地区,工厂老板们选择“机器换人”,其目的有二:首先是对冲工人流失和“招工难”的影响;其次希望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节省成本。而更深层次的原因,是在国际国内经济不景气背景下,以加工贸易企业为代表的制造企业,面临着日益抬升的成本、急剧波动的国际订单和严酷的市场环境。
尽管员工流失的问题并不算严重,但伟创力同样面临着“成本”和“市场”的问题。据伟创力亚洲市场营销负责人Valerie介绍,在市场压力面前,伟创力正准备摘掉“全球第二大代工厂”的帽子,重新定位为贯穿产品概念成型到规模量产的“解决方案提供商”,以图用更多附加值和增值服务“留住”客户,同时开辟新市场。
Valerie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,定位的转变,意味着伟创力不再是像以往一样简单地接单装配生产,同时还要切入产品的研发设计、开拓市场、分销物流、即时跟踪等全产品生命周期。要完成这一“转变”,工厂至少需要两大帮手——工业机器人和工业物联网。工业机器人“提质增效”的同时,通过物联网为统一的“工业云”平台输入工业大数据,而大数据将成为生产效率再优化、产品研发设计的决策依据。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,伟创力正在其工厂内部推动应用自主研发的工业控制系统“wink”的应用。在大批量购置进口工业机器人的同时,伟创力的工程师在机器人本体上研发适应其生产的操作系统。
无疑,伟创力的转型,是珠三角地区众多制造企业向“智能工厂”前进的一大缩影。但是,工业机器人来了,普通工人们呢?
“伟创力不考虑从珠海搬走,因为工厂需要珠三角的产业链以及珠海的工人。”Valerie首先给记者吃了颗“定心丸”,“工厂需要机器人完成生产转型,但工人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资源。无论工业机器人应用到什么程度,总有需要人完成的工作。”
她对工业4.0的理解是,机器人应用首先要替代人做简单重复和危险性的工作,而让人去做更有价值的工作。

上一篇:我国首套自主造船焊接机器人“上岗” 六股蓄势待发
下一篇:机器人狂潮来临 特朗普的劳动力“回收”计划能否实现?